山东九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联 系 人:冯经理
手 机: 13305383799
传 真: 0538-6578008
固 定 电 话:0538-6578008
地 址: 泰安市泰山区省庄工业园年华中路66号
步入2021年春季,价位一度居高不下的“二师兄”迎来了“跌跌不休”的局面。4月初,新京报记者走访北京、哈尔滨等市场发现,多地猪肉价格一度跌至30元/斤左右。而受市场猪肉供给增加等影响,猪肉批发价格已连降10周。
与此同时,4月1日起,我国开始逐步限制活猪调运,各地也相继推出生猪调运新规。业内专家认为,新规可促使生猪养殖疫情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未来“北猪南运”的局面会逐渐向“北肉南运”转变。
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发布的《非洲猪瘟防控强化措施指引》,2021年4月1日起,我国会逐步限制活猪调运,除种猪仔猪外,其他活猪原则上不出大区,出大区的活猪必须按规定抽检合格后,经指定路线“点对点”调运。指导养猪场分阶段开展非洲猪瘟净化,创建无疫小区,提升综合防控能力。
对于限制活猪调运,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曾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实施分区防控是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也是国际通行做法,已被国内外实践反复证明。为防控非洲猪瘟,我国从2019年年初开始,就已在中南6省区试点开展分区防控,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从2019年11月30日起,除种猪、仔猪和“点对点”调运生猪外,禁止中南区外的活猪调入。上述试点疫情形势总体平稳,生猪及猪肉价格没有因此出现异常波动,说明前期的区域划分是科学的,政策措施有效。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1年,四川、湖南、海南、广西、山东等地均已出台各省生猪调运新规。其中,海南省自4月1日起“停止外省肉用生猪入岛”;湖南省从3月17日起,除用于继续饲养的种猪和仔猪外,暂停外省生猪调入,且强调“严禁从高风险区调入继续饲养的种猪和仔猪”。广西壮族自治区则自4月1日起,除中南区其他省份(广东、海南、福建、湖南、江西)的种猪和仔猪外,暂停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猪调入广西。且对“从中南区其他省份调入广西的种猪和仔猪实行‘点对点’调运报告制度”。
生猪调运新规是否会影响到猪价和猪肉供给?在朱增勇看来,参考先前在中南区实行的调运政策,此次禁止调运活猪政策在落地前很短的时间内会对市场有影响。结合曾经“北猪南运”的背景,短期内,北方主产区外调猪数量下降,供给短时增加,价格下滑,南方主销区调入的活猪量减少,但白条肉增加,猪价下降速度会略缓。但上述影响其实一周左右就可以消化。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来讲,这种措施是有意义的。
对于限制活猪跨区调运过程中,部分种猪、仔猪仍可调运的原因,朱增勇指出,仔猪和种猪是生产投入品,如果不允许调运,生产就没有办法继续。同时,在非洲猪瘟发生前,跨省活猪调运量在1亿头以上,但相比之下,仔猪和种猪的调运量相对来说要小很多。此外,非洲猪瘟发生后,很多省份都已经开始鼓励提升本地种猪供给能力,养殖户倾向于为减少疫情风险选择在本省购买种猪或者留存性能较好三元母猪做种猪,也使得后期仔猪、种猪调运量不大。
朱增勇认为,调运新规的实施并不会对各地区猪肉供给产生影响。非洲猪瘟发生后,我国生猪调运结构已经发生改变。2019年,农业农村部对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区域化防控,按照地理相邻、产销互补等区域划分原则,将国内分为北部区、西北区、东部区、中南区和西南区5个大区,经过科学划分的各大区内都有具备实力的主产省和主销省,其间一些地区已不允许跨区调运活猪,但会允许区域外经过备案、检疫的规模养殖企业和屠宰企业之间实施“点对点”的调运,走指定通道,满足猪肉产品需求。“2019年,活猪调运量较上年下降了约48%,猪肉调运增加9.7%,现在活猪调运比例也仍在下降。”
“在新调运政策的推动下,‘北猪南运’会慢慢转变成‘北肉南运’。”朱增勇举例称,假设河北省的猪肉量已经可以满足北京、河北等北部区需求,多余的猪肉就可以通过就地屠宰,以肉的形式再运到南方区域,“但这也要依赖于这个省份本身拥有的屠宰深加工能力和所在区域的冷链物流设施条件。”
节选自:新京报,记者:王思炀,标题有变动。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火箭猪”重现,到底是谁在导演这场好戏?
可能还有人在看前两天猪价大跌**的猪价行情,心里还美滋滋的,因为猪价**的后果就是猪肉价格也会跟着下跌的,到时候猪肉价格回到10元价位,直接收益的是我们广大消费者。但是,从昨天也就是4月11号开始,猪市行情画风突变,满盘飘绿的下跌行情被满盘飘红上涨行情所代替,一局如意算盘落空了。
养殖户和屠宰企业,这两个角色,分别代表着两个不同群体的利益,他们都各自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从猪价三月份开始下跌,到四月份暴跌,猪价一度跌至9元左右,到如今猪价又暴涨,这感觉是养殖户又恢复了“丢失的阵地”,猪价又开始了“火箭猪”上涨模式,9元价格阵地瞬间被收回,这样的大起大落猪价行情,让人大跌眼镜。
我们先还是来看看4月12号生猪价格是怎么起飞的:
根据今日生猪价格表来分析:22省市上涨,2省市下跌,2省市持平,猪价开启了“火箭猪”模式上涨。
各地具体分析:
华北区:本区猪价全部上涨到10元价位,北京和天津猪价涨到10.5元,山西猪价到10.0元,河北猪价到10.5元。
东北区:本区猪价上涨到10元区间。黑龙江猪价涨到10.0元,吉林猪价涨到10.2元,辽宁猪价涨到10.4元。
西北区:本区猪价**低了,陕西猪价在10.0元,甘肃猪价在9.5元。
西南区:本区猪价在10元价位,本区猪价涨跌平三种情况都有,其中重庆猪价上涨到10.5元,四川猪价上涨到10.8元,云南猪价与昨日持平。贵州猪价下跌到10.8元。
华东区:本区上海猪价**高,在11.3元/斤。其他省市都在10元价位,其中,山东猪价上涨到10元,安徽猪价上涨到10.1元,浙江猪价下跌到10.3元,江苏猪价上涨到10.4元,福建猪价上涨到10.5元。
华中区:本区猪价在10元价位区间。江西猪价在10.5元,湖北猪价在10.2元,河南猪价在10元,湖南猪价在10.6元。
华南区:本区价格差距比较大。广西猪价在10.8元,广东猪价在11元,海南猪价在13.3元。
如今生猪价格暴涨行情,到底是谁在导演这出好戏呢?
有句俗语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也就是说“火箭猪”价格行情的出现光靠养殖户或者说屠宰场是不大可能的,这里养殖户和屠宰场都在演绎着自己的角色,并且还有一个幕后玩家,那就是期货资本市场,这三位一体才能造就生猪行情的大起大落。
当猪价达到**8~9元时,散养养殖户们已经没有多少钱赚了,但是大养殖企业或者集团,还是有利润空间,这些养殖场都是代表着资本在运作的,当把散养养殖户在**低价策略下,散养小养殖户出局,**后剩下大养殖户,这样就后期顺理成章的通过生猪囤积来抬高生猪出栏价格,而屠宰企业也不得不抬高价格收储生猪,所以看到这里,只有大资本的养殖户才能导演猪价的大起大落。
来源:三六五平凡之路。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