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PRODUCT DISPLAY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山东九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联 系 人:冯经理
手 机: 13305383799
传 真: 0538-6578008
固 定 电 话:0538-6578008
地 址: 泰安市泰山区省庄工业园年华中路66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新闻详细

控制鸡场生物**的8个关键点!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山东九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19/10/21

01

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

养防结合”的防疫理念


密闭鸡舍的环境控制是通过通风换气,热源供热,湿帘降温等措施保证鸡舍的空气新鲜,温度和湿度适宜。在室外气候条件发生变化时,环境控制系统自动调节进排风方式,自动启动加热、加湿和降温设备,通过通风方式间的自动转换,为鸡只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鸡群自身的抵抗力


1

减少应激因素,给鸡群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不良通风、粉尘、拥挤、潮湿、低温、高温、湿度不当、有害气体含量超标、贼风、疫苗接种、****、营养不良和饲料转换等都会使鸡群受到应激,导致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显著损伤T淋巴细胞,同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循环抗体IgG的分解代谢,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下降。

2

温度控制要点

鸡舍温度控制,要随着鸡只日龄的增加,缓慢下降,不能下降太快,一般遵守一周下降2℃左右,防止因温度下降太快鸡群受凉,引起冷应激,诱发呼吸道疾病。在傍晚外界温度开始下降的时候,要调高锅炉的进水温度,确保鸡舍环境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减少昼夜温差。尽可能的把鸡舍昼夜温差控制在2℃以内,温差越小越好,防止鸡舍温度忽高忽低,诱发传支等呼吸道疾病。

3

通风控制要点

密闭鸡舍,通过横向通风、过渡通风和纵向通风的模式改善鸡舍环境,使鸡舍内的氧气、二氧化碳、氨气、一氧化碳的浓度达到要求。鸡舍空气的质量要求,氧气>19.6%,二氧化碳<0.3%,一氧化碳<10ppm,悬浮灰尘<3.4mg/m3,如果这些条件达不到的话,**小通风量就要增加。


02

做好疫苗免疫


对于预防病原微生物的再感染,特别是预防病毒性鸡病的感染,通过免疫接种激发鸡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非易感动物,在预防鸡病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03

树立鸡群不携带病原微生物的防疫理念


1

饲料原料中病原微生物的控制

禁止使用动物源性饲料等病原微生物含量高的饲料原料。

2

做好种鸡场的疫病防控工作

杜绝垂直传播的病如禽脑脊髓炎、支原体、传染性贫血、弧肠呼病毒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等通过种蛋传播给下一代。

3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孵化场做好种蛋和孵化场工作场地、运输车辆以及注射器具的卫生消毒工作,杜绝雏鸡在孵化场的早期感染。


04

树立使病原微生物不带入和

不带出养殖场的防疫理念


1

场址选择和场区布局和厂房建筑

养鸡场周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鸡只的健康情况,因此场址的选择及厂区内的布局对防疫工作非常重要,它相当于鸡场的**道防御线,若场址选择不合理,再完善的防疫体系面对疾病时也不堪一击。

鸡场规划

在鸡场规划时,从防疫角度上通常需要考虑具体地区的生态环境、周围各场的关系、风向、“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进行整体规划。

场址的选择

鸡场应远离居民区、集贸市场、交通要道以及其他动物生产场所和相关设施等;远离化工厂、造纸厂、化肥厂、屠宰场和其他养殖场;鸡场应远离大型湖泊和候鸟迁徙路线。

场区的布局

鸡场按照生产环节合理划分不同的功能区,通常应分为相互隔离的二个功能区,即管理区和生产区。场区的布局从人和动物保健的角度出发,建立**佳生活、生产联系,并根据地势和主导风向,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的位置。

场房建筑生物**要求

养鸡场在进行鸡舍建筑时,除了考虑到生产之外,必须从生物**的需要进行充分考虑。主要包括:鸡舍的相对密闭性;鸡舍的大小合适;适宜的饲养设备;利于鸡生长的小环境的控制;鸡舍建筑便于清洗消毒。

2

人流、物流和工器具的控制

由于人员是传染病传播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且是极易被忽视的传播媒介,因此在进场时,人员必须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带入场区。对物品、设施和工具的清洁消毒处理,减少流通环节的交叉污染。

进场控制

谢绝参观;所有外来车辆禁止进入场区;

车辆消毒

进场车辆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方可进入;

人员消毒

进场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洗澡消毒更衣后方可进入;人员从一栋鸡舍进入其他鸡舍时,必须认真消毒,并且遵循从健康鸡群→亚健康鸡群→病禽的顺序进行工作;

工器具控制

鸡舍内工器具不能交叉使用,鸡场内物品流动应遵循从健康鸡群→亚健康鸡群→病禽顺序进行使用;

禁止频繁进出

鸡场人员不能频繁进出鸡场,防止病原微生物带入鸡场。

3

生物**体系中动物传播疾病的控制

养鸡场重要的害虫包括蚊蝇和蜱等节肢动物的成虫、幼虫和虫卵等。野生鸟类及家鸭和苍蝇老鼠是传播鸡病的一个重要的媒介。


野鸟和鸭,许多野鸟及鸭在感染禽流感病毒后无症状,但可以**,更有甚者,禽流感病毒可以在鸟类体内进行重新组合。因而随着鸟类的迁徙,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类型在1-2年内发生了改变,给防制禽流感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因而防鸟工作在现阶段的生物**中占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苍蝇,每只苍蝇可以携带5亿细菌,可以传播60多种病;甲壳虫,可以传播马立克氏病、禽霍乱、异刺线虫和组织滴虫病;蚊、库蠓,可以传播鸡痘、鸡住白细胞病。

老鼠,作为人和动物的多种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传染源,鼠类可以传播多种传染病,如马立克氏病、新城疫、禽流感、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等。

4

做好鸡场消毒

传染病要流行,必须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条件。消毒就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办法。消毒可将养殖场、交通工具和各种被污染物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低或无害的程度,防止病原微生物带入鸡场,它相当于鸡场的第二道防御线。

5

做好无害化处理

孵化场、养鸡场、屠宰厂的死鸡及废弃物及生产中的污水是病原体集中的地方,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带出污染其他养殖场。


05

做好生物**体系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通过识别和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后果,确定风险级别并决定哪些风险需要控制以及如何控制的过程。它是实现“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1

对本场生物**体系的评估:

对本场的生物**危险进行评估,包括首先应考虑本场有无什么疾病;本场职工对生物**措施的接受情况如何、本场职工的实际执行情况如何;所有到场的人员、设备及离开该场的人员设备是否受到污染;经常对生物**体系进行评估和检测,排查生物**体系漏洞,不断修改和完善生物**体系,确保病原微生物不带入和不带出。

2

对周围其他鸡场生物**体系的评估:

周围其他鸡场有无什么疾病;周围鸡场是否有严格的生物**计划,做到预防为主,防止其他鸡场的疫病传播到自己的农场。


06

健全生物**体系中的监测系统


生物**体系的屏障作用的效果应该通过必要的监控措施来实现,生物**体系的检测项目的设定,就是通过可观的检测数据来评价生物**措施的效果。集约化鸡场一定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检测程序,以指导养鸡场的生产管理。检测体系包括消毒效果检测、环境监测、抗体检测和药敏试验;通过掌握的监测和观测有目的的制订消毒程序、免疫程序和预防用药程序。


07

建立养殖场预警系统


建立信息平台,及时了解周遍地区和国内外疫病流行情况,适时进行紧急接种;了解每天的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对鸡舍环境温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防止气温骤变给鸡群造成的应激,规避养殖风险。


08

建立疫情控制制度


当鸡场发生疫情时,要建立快速反应的疫情控制制度,如首先封场或者封栋,加强场区和鸡舍的消毒,并根据疫病的不同种类,对症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把损失降到到**低限度。

相关产品:
手机扫描二维码 山东九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咨询服务热线:0538-6578008
手机:13305383799
联系地址:泰安市泰山区省庄工业园年华中路66号

鲁ICP备17008139号-1  技术支持:飞讯网络

热线:0538-6578008